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福特 >> 长安福特选择 >> 正文 >> 正文

逆境之中寻求翻转,福特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来源:长安福特 时间:2023/4/25
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0106/4322652.html

导读:福特逐步走出低谷,这个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在更接地气的本土化管理层的调整下,福特中国的改变有目共睹。新车投放之外,一系列商务和售后服务政策的调整甚至对于“一个福特”这个全球战略的反思,展现出的是福特中国越来越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未来如何寻求与福特全球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福特品牌的价值和底蕴,才是福特中国能够“重回赛道”的关键。

从全新一代福克斯和福睿思开始,到紧凑型入门级SUV领界,再到最近一口气发布的锐界ST-Line、福克斯Active以及改款金牛座,还有未来即将上市的ESCAPE和林肯紧凑型SUV,福特用一波操作来回应之前连续三年没有新车的质疑。在各个细分市场均有重要车型投放,让福特的车型矩阵耳目一新。但是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同质化非常严重,无论是全球汽车巨头还是自主品牌车企,都在积极投放新车型。对于眼下的福特中国来说,仅仅依靠改款新车,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福特”政策的反思

作为08年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经历破产的北美三大汽车巨头,“一个福特”的战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时过境迁,如今福特全球在新能源、无人驾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而这直接导致了福特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车型更新速度放慢。在“一个福特”政策的指导下,福特中国长期以来并没有重视无论是福特中国还是长安福特自己的工程开发能力的积累,同时“一个福特”也使得福特的车型矩阵过于精简。一旦福特全球车型更新速度放缓,就直接导致中国的新车型投放或者车型改款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福特中国如今上下都在反思“一个中国”的政策,从夯实国内的研发能力起步,开发出更多适合国内消费者习惯的新车,才是确保福特中国可以持续增长的关键。这点,同为美系的通用在国内大力发展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经验就值得福特借鉴与学习。虽然通用同样也在“四化”领域投入巨资,但是泛亚还是为上汽通用源源不断地提供新车型,稳定通用在国内销售的基本局面。

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纽带

透过福特和大众的合作可以发现,百年福特还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财富。无人驾驶、皮卡、商用车都是福特的优势领域。在这三个领域,福特在国内的布局或者产品与技术的投放还是大有可为的。笔者觉得,福特中国可以和福特全球依托这三个福特优势领域构建一个交互的纽带。在传统乘用车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些尚且可以成为蓝海的市场开始提前布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值得考虑:

积极向国内引入ArgoAI可以实现的达到L4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形成对于竞争对手的代际上的领先优势。在某些杂志上,ArgoAI的无人驾驶技术的性能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谷歌的Waymo和通用Cruise的技术方案,如果仅仅停留在北美区域,实在是太过大材小用;

F系列皮卡当前作为乘用车在国内进口销售。其实国内皮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F系列皮卡之外,福特可以将其全系列皮卡引入国内销售甚至国产,能够赶上国内皮卡市场快速发展的良机,帮助自己在国内复现在北美皮卡王者的经历;

至于全顺商用车,虽说在国内是独孤求败,但是更多的是在全顺品牌之下,推出很多低端车型来获得较好的销售表现。其实全顺在欧洲是有很多造型大气、技术领先的商用车车型,福特在这块还是要积极一些,抓住国内商用车尤其是轻客消费升级的机遇。

新车之外,苦练内功

虽说福特这几个月的销售持续回暖,但是不得不承认,包括全新一代福克斯在内的主力车型并没有达到当初规划的预期。简单复现当初福克斯在国内一骑绝尘的荣光,依靠一两款新车就能带领福特中国走出谷底,几乎已经不可能。

新车之外,从组织架构到商务政策的一连串调整才是这一轮福特中国战略调整的亮点之外。从全球层面看,将福特中国业务单列以及招揽陈安宁、杨嵩、毛京波、霍静这些本土管理人才,通过赋予福特中国更大的自主权来更为积极快速地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在中国业务单元内部,以陈安宁和杨嵩等本土管理层所作出的福特一系列商务和服务政策的调整:牺牲自己的批售数字,主动降低经销商库存至行业领先水平;提供主流合资品牌中最全面的金融购车方案;提供最具竞争力的售后服务组合,这些比较有竞争力的举措,让经销商与消费者都能从福特中国这一轮调整中得益,使得其与厂家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尤其是经销商盈利水平的不断恢复,使得福特为日后的增长保留了信心和元气。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出现更深层次的分化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外资品牌亦然。要想在国内市场突围,光靠一两款新车已经很难奏效。将最新的全球车型带到中国,将最领先的前瞻技术带到中国,将最新的服务理念带到中国才是外资车企未来在国内持续经营的关键。否则无论是谁,之前拥有过怎样辉煌的历史,都会在中国市场被迅速边缘化。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车企,任凭谁都无法笑傲全球市场。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何曙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