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福特 >> 长安福特选择 >> 正文 >> 正文

国产发动机究竟差在哪能造火箭,为啥造不出

来源:长安福特 时间:2023/4/29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可一直以来中国品牌汽车,却都不同程度的患有心脏病。虽然已经解决了发动机有无的问题,但在综合性能上,和外资品牌还有不小差距。

我们能造火箭发动机,为什么造不出先进的汽车的发动机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产发动机究竟差在哪里,又到底是为什么。

国产发动机差在哪?

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要求,不外乎可靠、动力强、省油,用过几年性能衰减小等几个方面。国产发动机在可靠性上,已经没什么问题。

主要差在动力、油耗,以及用过一段时间的性能衰减上。以神车H6为例,虽然销量很大,但发动机故障的投诉却并不多。当然,对于动力肉、油耗高的吐槽,也已经人尽皆知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和国际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但并不能完全说,中国造不出好的发动机。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红旗L5上搭载的V12发动机,在动力、效率、NHV等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即便与全球其他12缸发动机相比,也毫不示弱。

当然,红旗为了这台发动机,也是不惜血本的。而真正在商用层面,还差一点儿意思。

如果说在商用和技术实力上,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的,那么领克03上的2.0T发动机,绝对算得上一个。

因为有沃尔沃的背书,无论是1.5T三缸还是2.0T两款发动机,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以说,虽有差距,但中国是可以造出来世界先进发动机的。

除此之外,很多其他自主品牌,也纷纷在实验室中研发出了很多,具备国际主流水平的发动机。比如,长安的40%热效率发动机,已经基本达到了丰田混动系统的水平。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够达到主流水平的,依旧凤毛麟角。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制约大多数自主品牌发动机技术进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品牌造不好发动机的深层原因

工程技术理论欠缺

首先要区别两个概念:科学和工程学。科学是共享的但工程学却是保密的。发动机的原理是极其简单的,但如何把功率提上来,重量减下去,寿命延长,效率提高,却是无穷无尽的漫漫长征。

而我们最差的就是在工程学上的,理论和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我们高等科学教育很成功,但培养的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学人才,却很匮乏。

另一方面,工程积累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秘方,而秘方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不断试错的成本。

在内燃机领域,国际大厂已经玩了几十年,而自主品牌则像小学生。国际厂商早已熟练运用的技术理论、标准,对我们来说,则还是未知,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总结。

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

专利壁垒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很多最优的技术路线,都已被国际大厂申请了专利。

即便我们也掌握了这些技术,但是想用的话,就得给人家交专利费。甚至有时候,交钱别人也不一定让我们用。

要想彻底绕开别人的专利,就只有独辟蹊径,提出一套全新的设计理念,但这又谈何容易呢?

毕竟,中国是全世界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汽车巨头的国家,所以很多老牌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对中国企业非常警惕。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正比以往更加严格。

材料和机械工艺落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生产一切机器的根本。对发动机来说,高强度、抗金属疲劳的材质,就成了重中之重。

因为在材料学、金属锻造、浇铸,和热处理上的不足,造成发动机材质上就先天不足。在之后的机械加工上,差距依旧十分明显。

机械加工离不开上好的车床、车刀和车工。都知道机床是工业之母,而高端精密机床,正是中国工业最欠缺的。

发动机各个零件,生产过程中的细微差异,最终导致的就是,性能和质量上,与当时的设计目标相差甚远。

零配件体系

一台发动机需要几百上千个零件,车企不可能全部自给自足。对车企来说,对上千个零件全部建立起,成熟的标准和检验流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百年大众、百年福特、七十年的丰田等,早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完善的零配件管理和供应体系了。而对国产品牌来说,给每个零件建立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并监管每个供应商遵守这个标准。是一个棘手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车企自己的这套标准就根本没有,或者不完善。其次,国内的供应商小、乱、杂。车企很难有效控制、管理。就算车企设计的发动机再好,如果用上了几个不合格的零件,也会让车企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车企顺应市场的选择

作为车企,自主研发发动机听起来是理所当然。但在自主品牌发展的早期,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研发发动机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买卖。而且,即便投入了很多钱,也不一定会有好的产出。

所以,自主品牌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多数直接采取拿来主义,三菱的一款老旧发动机,曾经养活了自主品牌的半壁江山。稍微好一点的,会“逆向研发”一款自己的发动机。但逆向研发出来的东西,只能解决有无,不可能真正搞出先进的发动机。

再后来,有些自主品牌有一定实力了,但发现,消费者更喜欢大空间,更喜欢炫酷的外形。所以把钱花在请大牌设计师上,搞出一个好看的外形,更能带动销量。于是,对发动机的投入也没有足够重视。

直到近些年,消费者购车理念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关心三大件的机械素质,一些国产品牌才开始重视发动机的研发。当然,也有一些通过合资,就可以挣的盆满钵满的自主企业,也没有自主研发发动机的动力。毕竟,既然能躺着挣钱,又何必站起来呢?

当然,现在有人可能会说,电动车都快取代油车了,研发发动机还有意义吗?范儿认为,当然有,首先,内燃机不会被轻易取代的,其次,即便新能源车普及了,内燃机+电池也将是新能源车的一个重要组成。

最后,虽然我们离造出最先进的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庆幸的是大多数自主品牌已经步入正轨了,并且正在取得突破。长城的新款1.5T动力、油耗都进步了很多。长安40%热效率发动机更是堪比丰田。

期待有一天,国产车不再宣传大屏幕、车联网,不再拼配置、拼价格。而是能和合资车企,比发动机、比三大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