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福特 >> 长安福特车标 >> 正文 >> 正文

上海供应链停产,新能源车企涨价

来源:长安福特 时间:2025/4/4
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28/c4vcgg2.html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

何鲸洛

不知不觉。

上海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殊不知影响最大的除了民生?

最先发出预警的居然是汽车供应链。

4月14日。

据36氪,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4月15日。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CEO余承东今日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上海汽车供应链崩坏?

最早。

3月11日。

吉林长春宣布全市进入封闭管理。

3月13日。

一汽集团为配合省市疫情防控大局,决定在长春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初步计划停产到16日。

3月14日。

丰田汽车宣告,因为疫情原因,在长春的5家工厂停产,计划3月16日复产。

早在3月14-15日和3月21-22日。

上汽大众就已先后接到安亭工厂需进行48小时闭环隔离管控的通知,此前并未完全停下生产的脚步,而是实行闭环管理生产。

3月16-17日。

特斯拉位于浦东的超级工厂停工两日。

3月23日。

辽宁沈阳宣布全市进入封闭管理。

同一天。

有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员工表示,已收到铁西工厂3月23日-3月31日放假暂停生产的通知。

3月28日。

上海以黄浦江为分界,先浦东后浦西,分批实施核酸筛查和封控管制。

同一天。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因疫情原因停产4日,但随后其在内部通知中表示,复产计划被取消,并且没有透露何时能恢复生产。

3月31日,

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由于疫情期间零部件采购困难,该公司与上汽集团合资运营的上海安亭工厂将于当天起部分关闭。

4月1日。

一汽大众长春工厂暂时关闭至4月5日。

同一天。

大众上海工厂停产至5日。

4月9日。

上海宣布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进行阶梯式管理。

同一天。

蔚来汽车在官方APP上发布“关于近期生产与交付情况的说明”,蔚来称,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

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

蔚来汽车CEO李斌声称:

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

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蔚来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到上周。最近又碰到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这个情况也不是蔚来一家,很多厂商都暂停生产了。

4月11日。

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孙简表示,中国一汽已于今日全面启动复工,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有序复工。

同一天。

宁德时代被曝近期停产。

随后。

宁德时代回应只是公司在严格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

4月14日。

长城汽车旗下坦克品牌宣布,受到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坦克车型共涉及8家供应商伙伴停工、停运,受此影响,坦克车型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坦克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同一天。

上汽集团发布《关于下发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表示,将会于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

蔚来表示供应链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逐步恢复生产,后续生产计划还有赖于供应链恢复情况。

与此同时。

网传特斯拉最早5月中旬复工。

不过。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这是“谣言”。

若疫情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不只是上海,上海汽车供应链的崩坏甚至会影响到国内,乃至全球。

3月以来。

上海、吉林两大汽车重镇的疫情导致多家车企开始停产。

乘联会数据显示:

一汽红旗产量同比下滑73%,一汽大众下滑45.8%,上汽通用下滑31.3%,北京奔驰下滑30.7%,华晨宝马下滑51%,上汽大通同比下滑34%。

当然。

国内的经济变量还比较有限。

今年以来。

受疫情防控、日本地震、网络攻击、缺芯、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的国内外车企已然涉及到了丰田、一汽、华晨宝马、三菱、特斯拉、沃尔沃、通用、福特、大众、奥迪、保时捷……

车企“涨疯了”?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汽车业版图重要的一块,而上海又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镇。

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

年上海汽车产量.32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68%,相当于中国每生产10辆汽车,就有1辆产自上海。

目前。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处于低速生产状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彻底停摆。

要知道: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度占其产销的48%、37%和三分之二。

上海这一停摆。

对全球汽车市场都会造成一定的震荡。

车企的应对办法就“硬核”多了。

3月16日。

比亚迪继2月涨价之后,因为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再次上调幅度为0元-元不等。

3月18日。

小鹏汽车全系上调,涨价幅度为1.2万元至3.2万元。

同一天。

零跑汽车宣布C11全系车上调2万元至3万元。

3月23日。

理想汽车也在官方微博账号宣布,自年4月1日起,理想ONE的售价上调1万元。

3月24日。

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将对旗下的宏光MINIEV、NanoEV、宝骏KiWiEV等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元~元不等。

3月31日。

东风汽车旗下岚图品牌宣布岚图FREE车型纯电版上调1万元,增程车型暂不上调,价格调整在5月1日0时起正式生效。

4月1日。

理想汽车对理想ONE的提价正式生效,零售价格由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涨幅达1.18万元。

4月2日。

吉利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汽车宣布将在5月1日涨价,价格调整方案将于4月30日前公布。

同一天。

奔驰宣布对旗下进口和国产汽车价格进行调整,根据车型不同,涨幅从元到12万元不等。

4月6日。

奇瑞新能源宣布部分在售车型价格上调元-元,而这已是奇瑞新能源今年第二次上调价格。

同一天。

极狐汽车也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年5月1日起,对极狐品牌所有车型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将在年4月30日前公布。

4月7日。

特斯拉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