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福特 >> 长安福特图片 >> 正文 >> 正文

长安汽车三季报表现出色的代价

来源:长安福特 时间:2023/9/19

任何出色的业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10月3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年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尽管营收同比小幅下降2.8%至.14亿元,但净利润达到了12.6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9%,在截至年11月2日发布三季报的众多汽车上市公司中,排名领先。

「图片内容:长安汽车年第三季度业绩」

此外,在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亿元,同比增长41.83%,创下长安汽车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净利润尽管同比下滑14.16%至29.92亿元,但也要好于在营收排名靠前的比亚迪和北京汽车。

不难看出,长安汽车三季度的诸多成绩的确可圈可点。然而就像人们常说的“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为了这份漂亮的三季报,长安汽车付出了不少代价。

首先最明显的莫过于曾经在半年报中,受计提新能源积分影响而大增93.49%、达到22亿元的管理费用,在前三季度增加到了29.4亿元。

由此可见,有了半年报“扛下”计提新能源积分的代价后,为长安汽车三季度表现卸下了不小的负担。对于熟悉长安汽车的人来说,或许会对这样的操作似曾相识,曾经凭借非经常性损益一项,长安汽车结束了年的年度亏损,在年扭亏为盈,代价或许就是上半年超三成下跌的净利润。

「图片内容:长安汽车年第三季度业绩」

与之相对的,是前三季度中,销售和研发费用的明显增加。其中研发费用从半年报中的14.96亿元增至20.85亿元,销售费用则从21.46亿元增至31.41亿元。可长安汽车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2.6%,与其中国汽车品牌三强地位,显然不太搭配。

这也和三季报中同比猛增.04%、达到.75亿元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体现的发展趋势一致,而这也同步导致了长安汽车的货币资金与年初相比增至62.57%,达到了.24亿元的高点水平。

除此之外,年前后业绩大幅下滑的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两大合资子公司,也在最近一段时间呈现出触底回暖的发展趋势。受与一汽马自达合并的影响,长安马自达前三季度累计产销仍保持微跌,而基数同样不高的长安福特,累计产销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43.09%、25.21%,强劲的势头仅次于重庆长安,特别是放在合资市场普遍下行的大环境下,为长安汽车三季度业绩增色不少。

「图片内容:长安汽车年第三季度业绩」

不仅如此,在三季报中显示,长安汽车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一项中,年前三季度达到了5.97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的2.19亿元相比大幅回暖,盈利占比也逼近20%。

其中在第三季度,该项也达到了3.47亿元,结合长安汽车12.63亿元的整体净利润,不难看出哪怕扣除在合资子公司的收益后,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其他版块利润也达到了约9亿元的水平。不过,第三季度,联营与合营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已提升至27.47%。

在芯片短缺、大宗原材料上涨的大环境下,曾在7月库存深度达2.26个月的长安汽车,最终能够拿出这样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其在零部件供应链方面的管理能力。当然,这也让财大气粗的上汽集团只有羡慕的份。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和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构成的有息负债方面,长安汽车仅约12.22亿元,远低于营收上排在前面的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结合上文提及的亿货币资金,让不少人对长安汽车接下来的表现充满期待。

说到接下来的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