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福特电马官微发文称,国产福特电马MustangMach-E全系车型于年10月31日起进行价格调整,降幅在2万元-2.8万元之间。
特斯拉在华全系降价后,福特电马成为第一家官宣“跟进”降价的电动车品牌,其官方更是直言:“我们跟了,调价”。电马的调价能为其带来巨大的增量吗?特斯拉的降价是否会推倒新能源车降价的“多米诺骨牌”?
福特电马紧随特斯拉降价
“我们跟了,调价。”10月31日,福特电马通过官方微博宣布,自10月31日起对国产福特电马MustangMach-E全系车型进行价格调整,降幅2-2.8万元。率先打破了自特斯拉降价后,各车企间相互观望,犹豫着降价的平静表面。
根据官方信息,调价后全系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4.99-36.99万元。其中,调整后GT车型售价为,元人民币起,追风全驱豪华版(长续航)车型售价为,元人民币起,无疆后驱豪华版(长续航)车型库存促销售价为,元人民币起,跃世后驱版(标准续航)车型库存促销售价为,元人民币起(补贴后售价)。其中,跃世后驱版和无疆后驱豪华版为库存促销。
自福特电马推出以来,在美国市场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月销量为台左右水平,长期稳居电动车销量第三的位置,而前两位分别是ModelY和Model3。因此,福特电马在中国初上市时,便被媒体吹捧为"ModelY真正的竞争对手"。
其实就产品力来说,电马全系标配6个摄像头、17个雷达、L2级别福特Co-Pilot智行驾驶辅助专业包、SYNC+2.0智行互联系统等,确实有着与ModelY匹敌的能力。
但让媒体打脸的是,在中国市场,电马表现远预期,更别谈与ModelY竞争。据数据显示,ModelY在9月拿出了辆的亮眼成绩,而电马在华销量为仅为辆,位居SUV月销排行榜第位,且销量呈下降趋势。可见电马与ModelY相比,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场声量都不是同一个量级的选手。
既然在美国如此受欢迎,为何到了中国就显现出了如此颓势?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首先,福特的节奏太慢了,4月上市,10月才有首批量产车下线,12月才开始交付。不仅让人怀疑其对中国市场的积极性,也使得最开始对其产生消费兴趣的消费者在等待中消磨了兴趣,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车型。而ModelY年1月上市,当月就开始交付。
更关键的是福特电马缺乏核心竞争力,福特电马除了大力宣传的操控性能之外,并没有较强的核心技术。其鼓吹的操控属性也大都与燃油车绑定,这对于想要买电车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降价后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从目前惨淡的销量来看,福特电马的降价似乎是必须进行的妥协。据数据显示,特斯拉降价之后,蔚来、AITO、小鹏、比亚迪等品牌均出现了用户退订选择特斯拉的情况。电马也属于这一细分市场,此时不降,或许会让惨淡的销量雪上加霜。
但是降价以后呢?确实能够为其换回一些增量,有了这一波的助力,其年末的销量数据也会更好看一点。但最终能够带来多大的增量就不好说了。有福特电马销售顾问表示,电马降价后来问的人并不算多。
更有许多车主对突然的降价感到不满,尤其是新提车的车主。“哎,28号才提的车,今天降价了,3天亏了2.8W。”“9.26提车,降价没法忍。被割韭菜了,难过中。”并且,福特对于降价后补偿新车主的方式也不如人意。
福特方面将对10月30日前提车的车主补偿2万元代金券,不少车主表示代金券只有买车才能使用,并不认可这一补偿措施。
有福特电马业务部内部人士表示。“这次电马算反应速度快的,就是希望价格降低一点,把产品力凸显出来,所以跟了调整价格。”但从目前表现来看,虽然在此次降价后电马的性价比明显要比之前要高了很多,但消费者们好像并不愿意为此买单。
正如一位专业人士评价,特斯拉降价是主动的行为,而电马是被动行为。这次福特的降价,更像是一种“赔本赚吆喝”,以亏损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产品力。对于提升销量来说,并没有带来巨大的增量。
特斯拉或引来一波降价潮?
自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对中国大陆地区在售的Model3及ModelY全系降价后,已有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跟进降价。除了高调宣布调价的福特野马,AITO旗下M5和M7车型也推出了优惠措施;问界除赠送元保险,部分现车也综合优惠了近3万。
此次福特紧跟调价,或许比起自身实现销量提升,更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各大车企间相互观望的平静,捅破了降价的窗户纸。
不少专业人士预测,特斯拉的降价会引起一波“降价潮”。特斯拉的降价加大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20-40万元价格区间新能源产品可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并波及同价位燃油车以及10-20万元价格带车型,进而新一轮行业降价潮或将出现。
从目前来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主打中高端造车新势力似乎并没有要跟的迹象。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友商降价我们连内部电话会都没有开,降价仅仅是他们的营销方式而已,而且还肯定是‘双刃剑’。”
蔚来CEO李斌早在年年初特斯拉降价时就曾明确表示不会跟降。并表示特斯拉的定价逻辑是视成本的变化进行价格的调整,而蔚来在定价之初就已经考量了成本变化和可能降价的空间等诸多因素。
其实,“蔚小理”就算想跟,也不一定跟的起,在特斯拉已经早早进入到了盈利期,且净利润不断增长时,“蔚小理”三家仍处于持续的亏损状态中,又怎会冒着进一步亏损的风险去跟着降价?
福特之所以跟,不仅仅因为背靠长安和福特两大巨头,有亏的资本。也在于电马销量规模和市场热度本就不高,若能牺牲部分利润换取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