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福特 >> 长安福特图片 >> 正文 >> 正文

长安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只是表象背后的危机是

来源:长安福特 时间:2023/5/9
刘云涛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287519/

销量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圈经久不衰的话题,就中国市场来说,车市整体销量应该从未像去年以及今年这样高频的被提起,年,国内车市自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年,下滑仍然持续,车市颇有些“哀鸿遍野”的意味。为了生存与发展,很多车企都开始了大规模的让利,在对产品升级的同时还下调产品售价,以求提振销量,因为君不见,有的汽车品牌仅在这一两年的时间内就由领头羊的地位下滑至“生死攸关”的境遇!

销量下滑普遍存在,但是从“头”到“尾”的车企无疑指的就是长安汽车了!

长安的冒进:销量下滑加库存系数超红线

5月1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很多人期待已久的产销快报数据,数据内容显示,4月份长安汽车共售出新车12.12万辆,同比下滑35.05%,今年1-4月,长安汽车累计售出新车57.01万辆,同比下滑32.54%。这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在4月份的销量仅为4.31万辆,与上月的销量成绩环比下跌超过53%,当然,长安汽车官方在3月份宣传的长安系品牌销量是超过15万辆,此外长安汽车还发布了长安系品牌1-4月累计销量,数量高达辆,但是根据官方每月的产销数据来看总计四月只有辆,可见清库存量之大。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长安汽车的库存系数为2.6,4月份则更已扩大到3.4,根据行业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反映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系数大于1.5,反映库存达到警戒水平;库存系数大于2.5则表示经营压力和风险都极大,目前长安汽车库存系数已经远超警戒线,如此高库存不仅仅只是长安汽车危险,对于长安的经销商而言,同样存在极大风险和压力。

实际上,库存飙升最起码能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为长安汽车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越来越差的车市中卖不出了,而另一方面则与长安高层决策有关,对产能没有有效把控,要么是对自己太过自信,要么就是对市场的基本走向缺乏清晰认知,一边是卖不出,一边是还在生产,库存系数自然不断上升,当然,更苦的还是各大经销商,车市若不回暖,长安汽车的竞争力若无法快速提升,强迫经销商大量压库存是长安必然要走的路。

从年长安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突破万辆开始,库存或许不会是他们考虑的问题,相反产能才是,那么是什么导致长安汽车在短暂的辉煌后便进入了快速衰退期内?自主乘用车品牌更是由原来的“一哥”直接跌出汽车厂商销量排名15位之后呢?

被反哺的自主:几乎完全靠合资生存的长安

大环境下的衰退是原因之一,但是主要原因无疑源于长安汽车自身,这并非无稽之谈,尽管年整体车市出现负增长是有数据支撑的事实,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呈两极分化的,无论自主、合资还是进口汽车阵营中都有逆势上扬的品牌,以自主汽车品牌来说,比亚迪、奇瑞以及吉利汽车等品牌均有不同幅度的销量增长,而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78万辆,下跌了25.58%,自主乘用车销量仅为辆,同比年的辆同比下滑超过19%。

当然,意料之中的是,这种下跌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年的4月份,以其自主乘用车为例,今年1-4月份,长安自主乘用车累计销量仅辆,而去年同期却为,同比跌幅达28%。

销量下跌自然而然就会影响盈利能力,过去的年长安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亏损高达31.65亿,若非是政府28.73亿元的补助,长安汽车的亏损状况将十分严重,而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自然继续随着销量的下滑而下滑,亏损了20.9亿元,与年同期13.9亿元的创收相比下跌了%。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的盈利实际上一直都是依靠合资品牌,这是长安副总裁朱华荣自己提出过的问题,当然也是有据可依的。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为.85亿元,其中长安福特贡献量高达90.29亿元,占总利润的87%;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为71.37亿元,长安福特贡献占比依然高达84%,可见,长安福特一直被称为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不是没有道理。但因长安副福特众多车型已处于产品周期末端,因此近两年销量有较大幅度下滑,这直接导致其年亏损了8亿元,而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因没有了长安福特加持便直接从上一年的70多亿下降到6.8亿,下滑幅度超过9成!

查询数据后还会发现,除长安福特常年为长安汽车大量吸金之外,剩下的小部分盈利也几乎全部来自于长安马自达,年长安汽车.85亿的总利润中除去长安福特的90.29亿元之外,长安马自达贡献了近10亿元,由此不难发现即使年长安自主乘用车销量高达万辆,但是为上市公司提供的净利润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相关汽车分析师指出,长安汽车品牌自主乘用车实际上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就算是近年情况有所转变也是净利润占比极小。

这铿锵有力的说明长安汽车一直宣称的合资与自主两条腿走路是一句空口号,实际上自主业务板块并没有为长安汽车实现有效盈利。所以综上而言,长安汽车不但没有实现合资自主两条腿走路的口号,而是一直都在用合资“反哺”长安自主的发展!

对长安自主的两问:能否盈利与为何越来越无竞争力

当然,合资“反哺”自主并不算是个问题,但是长安的问题在于明明自主没有实力却一直对外宣称“两条腿”走路,同时,尽管长安汽车坚持每年将5%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中,但是被“反哺”的长安自主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较为核心的产品竞争力,颇有些扶不起的阿斗的意味。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长安品牌自主乘用车不缺销量但是却亏损?为何有合资车企的“反哺”、有研发经费的投入,但是却仍然没有核心的竞争力?

关于盈利应该是很多人一直在思考甚至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