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低迷,很多车企上半年市场表现都远低于预期,但是吉利汽车却大放异彩,上半年累计销量达76.66万辆,在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只有3.2%(乘联会数据)的情况下,同比暴增44.35%,吉利品牌不仅成为本土汽车品牌销量冠军,也成为中国市场仅次于大众的单一品牌销量亚军。
与此同时,不少前两年表现上佳的本土品牌,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却都一般,为何唯独吉利能在跨越万辆之后,依然保持如此强劲的上升势头?丝毫没有强弩之末的势衰力竭?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吉利这一波崛起的基础是技术和产品,而非其他。
单纯靠漂亮的设计、大力度的营销,或者堆配置、蹭市场热点,在大市好的情况下,也确实能迅速提升销量,但是难以持久,正如吉利总裁安聪慧反复强调的那样——产品和技术才是根本。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吉利有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只能是产品和技术。而最能代表吉利这一波技术和产品实力的,是博瑞系列——新博瑞、博瑞GEMHEV和博瑞GEPHEV。
3年前,吉利博瑞打破了本土品牌做不好B级轿车的尴尬局面,如今,博瑞GE在很多市场都供不应求。
1,本土品牌向上新高度
年,吉利汽车销量仅有辆,相比年同比下降22.5%;年,吉利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2%,达到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年突破76万辆,年突破万辆……
可以说,吉利这一波奇峰突起的狂飙式增长,始于年博瑞上市。
过去三年,博瑞系列在吉利总销量中的占比不高,但作为吉利中高级轿车旗舰,博瑞却一直都是吉利3.0时代的“首席代表”——它对吉利的意义,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品牌高度。
中国本土品牌一直都在努力尝试推出自己的B级轿车——即所谓的“中高级轿车”,因为搞汽车的人都明白,对于非豪华品牌而言,B级轿车是一个品牌的试金石,旗下B级轿车的市场地位,基本决定了这个品牌的市场地位。比如大众的迈腾,丰田的凯美瑞,本田的雅阁,日产的天籁。现代朗动、领动卖得再多,索纳塔销量不济,它的品牌地位就始终不能和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相提并论。
年,吉利博瑞成为外交部外事礼宾车及驻华使节用车,成为中国汽车的一张名片。
这个道理,中国本土品牌当然也明白,所以,华晨、江淮、荣威、传祺,进入乘用车领域的首款车型——中华、宾悦、、GA5——都是B级轿车;奇瑞、长安、比亚迪在取得一定市场积累之后,也都很快推出了自己的B级轿车——东方之子、睿骋、F6。
但很遗憾,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B级车市场一直是屡战屡败,鼻青脸肿。因为一则,这个细分市场门槛极高,对手太强大了;二则,中高级轿车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要求更高,对品牌形象更敏感,仅仅靠性价比,是无法在这个市场立足的。
中国本土品牌在B级轿车领域可谓屡败屡战,因为大家都明白B级轿车是一个品牌的试金石。图为上汽荣威。
无数回碰壁之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搞SUV易,搞轿车难,搞中高级轿车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个“硬骨头”不啃下来,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就不能真正向上。
吉利博瑞是第一个取得市场成功的本土品牌中高级轿车。
年年中正式上市以来,博瑞销量一路走高,最高达到月销6千台,跻身中国B级轿车销量前十——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品牌B级轿车销量的最高纪录。上市3年来,博瑞总销量近15万辆,不仅是中国B级轿车第一品牌,也超越了众多合资B级轿车,跻身市场主流B级轿车行列。
随着新博瑞、博瑞GEMHEV、博瑞GEPHEV的推出,博瑞产品家族初具雏形,博瑞品牌也更具竞争力,今年6月,博瑞家族3款车销量合计达到台,跻身国内非豪华品牌B级轿车销量TOP10,位列第九,其中上市不足1月的博瑞GEPHEV以辆的销量,超越宝马Le(台)和荣威e(台),成为国产中高级(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这是中国品牌向上的新高度。
博瑞GEPHEV6月销量超越宝马Le和荣威e,成为国产中高级(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
吉利6月份有7款车型销量过万,台很值得庆祝么?不是业内人士,可能不太清楚这个台的含金量有多高。6月份,销量过万的轿车很多,多达35款,但是其中非豪华品牌的B级车只有6款,博瑞系列台的销量,超越了别克君越、马自达阿特兹、斯柯达速派、福特蒙迪欧、现代索纳塔、雪铁龙C5等众多同级合资车型。
6月,博瑞之后,销量第二的中国品牌B级轿车是红旗H5,销量不到瑞博的一半,只有台;传祺GA6以台排在第三。当月销量超过台的本土品牌B级(以上)轿车,只有区区6台,很多本土品牌B级轿车的月销量都只有几台、几十台!
现在,大家对博瑞这个台的月销量,是不是开始心生敬意了?
2,占领技术制高点
无论是丰田还是大众,最能代表其各自技术实力的都是旗下的B级轿车。在全球范围内,B级轿车的市场门槛都是远高于A级车以及SUV的。
年,全球最畅销的50款车型,A级轿车多达16款,SUV多达18款(主要是A级紧凑型SUV),但是B级轿车只有5款——分别是凯美瑞、雅阁、迈腾、迈锐宝和奔驰C(下图)。只有最强的品牌才能统治这个细分市场,反过来也表明,能在B级轿车这个细分市场立足的,都是强者。
博瑞为何能击败一众国际大牌,在国内B级轿车市场跻身主流行列?靠的还是产品实力。
最能体现一款车技术实力的是动力总成。新博瑞采用1.8TDGD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千瓦,最大扭矩牛米,搭配6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百公里综合油耗7.8升。动力水平比迈腾1.8T(千瓦、牛米)还要略胜一筹。
今年刚刚上市不久的博瑞GEMHEV和PHEV两款车型,则在动力总成技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者是一款采用了48伏系统的微混,后者则是插电混合动力。
48伏微混系统是如今世界各大车企的主流节能方案,博瑞GEMHEV的智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由1.5升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48V电机组成,系统总输出高达千瓦、牛米,8.9秒破百,同时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仅5.8升,节油幅度高达15%,实现了高性能和低油耗的兼顾。
48伏微混系统是国际上各大汽车厂家的主流节能方案,图为奥迪的48伏微混系统。从15%的节油效果看,博瑞GE的微混系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一次节油挑战赛中,博瑞GEMHEV的成绩:.6公里,平均油耗4.4升。
博瑞GEPHEV就更厉害,这个插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部分同样是1.5升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配合的是60千瓦电机、11.3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组,系统总输出高达千瓦、牛米,纯电续航60公里,7.4秒破百,快过宝马Li(7.9秒),同时工信部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1.6升!
大家都知道,PHEV的技术门槛很高,远高于纯电动,事实上是目前量产汽车领域的技术制高点,吉利用博瑞GEPHEV证明,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迅速占领了这个技术制高点。
3,吉利的两大法宝:降维打击和快速进化
消费者是识货的,博瑞GE刚上市就供不应求,博瑞GEPHEV也成为同级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博瑞GE所采用的1.5TD三缸发动机,和领克的一样,都是由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最大功率千瓦,最大扭矩牛米,在48伏微混系统和插电混动系统电机的辅助之下,实际驾驶表现不输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但是博瑞GEMHEV的起售价只有13.68万元,顶配也只有17.98万元——这就是降维打击。
博瑞GE上搭载的1.5TD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领克的一样,由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
没错,降维打击是博瑞之所以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消费者花19.98万元(补贴后)就能买到与四五十万元的豪华插电混动车型相媲美的动力系统,以及更加丰富的豪华配置。目前市面上,博瑞GEPHEV是唯一不到20万元能买到的插电混动B级轿车。
而博瑞GEMHEV,之前DearAuto也做过对比,在动力、操控、NVH等综合性能相近的情况下,17.98万元的顶配博瑞GEMHEV,比25.89万元的顶配迈腾多出一堆配置,别的不说,L2级自动驾驶功能该值多少钱?节油效果达15%的BSG微混系统又值多少钱?
博瑞上市才仅仅3年,吉利迅速推出了新博瑞、博瑞GE微混、博瑞GE插混车型,快速形成了博瑞产品家族,形成了从1.8T、2.4L发动机,到BSG微混、插电混动全系列动力总成,博瑞家族也成为国内动力系统最全的B级轿车。这种市场反应速度,也是博瑞能取得市场突破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公司经常嘲笑传统汽车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慢,“快速迭代”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挂在嘴上的优势,可是,反过来我们想想,汽车能像手机那样快速迭代么?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总是把不成熟、有瑕疵的产品推向市场?
博瑞GE的内饰完全达到了一款豪华车的标准。
汽车产品的更新,用进化可能更加准确,但是快,则和IT产品的迭代一样,是共同的要求——兵贵神速嘛。
从博瑞到新博瑞,再到博瑞GEMHEV、PHEV,短短3年,博瑞创造了B级轿车最快的产品进化速度。消费快速升级被公认为中国车市现阶段的最大特点,很多厂家都在努力“升级”,但是却做不到“快速”。
吉利博瑞的3年,走完了很多竞争对手5年甚至8年都没有走完的路;吉利以对手完全无法跟进的价格,却依然能实现盈利;这些才是吉利值得对手好好研究的地方,而不应该只是觉得吉利只是营销做得好。
搞轿车难,搞B级轿车难上加难!但是,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汽车厂家,必须在中高级轿车市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博瑞过去3年的艰辛成长之路,是吉利脚踏实地、勇于拼搏、敢于向上品牌精神的最好体现。
国际能源署对未来不同动力汽车市场份额的预测,到年,混动和插混份额为39.6%,EV和FCV则只有9.4%。年,混动和插混份额将达59.7%,EV和FCV则为22.4%。混动和插混是绕不开的新能源路线。
博瑞不仅以最快的速度,进化为一个高品质、高科技、动力总成最全面的产品家族,而且,作为旗舰,博瑞系列也引领吉利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时代。与多数厂家单纯走EV路线不同,吉利选择了一条混动、电动并重的新能源路线。博瑞GE的市场表现,证明了这条路线虽然技术门槛更高,但也是更加切合市场实际的路线。
如果说博越以及帝豪系列,是吉利这一波增长的坚强基础,是吉利品牌向上的支撑力,那么博瑞,则无疑是“尖刀”,是吉利品牌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牵引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46.html